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 
 
 
   
  您当前位置:人教小语资源网 >> 教案中心 >> 四年级 >> 浏览文章 
搜索:
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》教学设计 弥陀峰 发表

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》教学设计 弥陀峰 发表

作者:佚名 来源:不详 点击数: 添加日期:2009年02月13日  字体:

  

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》教学设计  弥陀峰 发表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5 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一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教学目标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、学文识字,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、学会用“不但……反而……”说一句话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3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抓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。(重点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4、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,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。这也是本文教学上的一个难点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二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教学准备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收集补充与课文所处时代相关的背景资料,了解租界和八国联军入侵的一段历史,拉近学生与文本、人物之间的距离,为深入体会写人文章,感受人物的思想酝酿情感因素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三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一)  揭题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、 开火车读题。题目读懂了吗?重点理解“崛起”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、 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?周恩来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3、 简介周恩来。课件出示周恩来图片,关于周恩来你知道些什么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是的,周恩来总理一生都在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。在周恩来总理写的随笔中,他曾说十二岁那年的沈阳之行,是他人生的重大转折点。正是那些年的沈阳之行使他立下了坚定的不可动摇的信念: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。那么,在沈阳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?是什么对年少的周恩来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呢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二)  初读课文,梳理大意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、认真读一读这个故事,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、读后请想一想,从故事中你知道了些什么?还有哪些地方读不懂的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3、自学反馈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1)认读词语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伯父 模范 巡警 吵嚷 惩处 抱负 胸怀 喝彩 妇女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闯进租界 灯红酒绿 热闹非凡 风和日丽 耀武扬威 得意扬扬 振兴中华 帝国主义 铿锵有力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2)质疑问难:请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,重点引导理解以下词语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帝国主义 模范 巡警 惩处 吵嚷 铿锵有力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灯红酒绿,热闹非凡,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地方?(外国租界地)知道什么是“租界”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补充资料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租界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:顾名思义是被租的地方。而实际上是帝国主义以在我们中国居住和经商为名,用武力威胁和欺骗的方式强迫清政府,允许他们永久或长期(比如30年)占用我们中国的一些地段。这些被占用的地段就叫租界。当时帝国主义列强在我国上海、广州、厦门、福州、天津、镇江、汉口、九江、烟台、芜湖、重庆、杭州、苏州、沙市、长沙、鼓浪屿等16个市区强占有“租界”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这些被占用的地段其领土主权虽然仍属中国,但帝国主义依靠得寸进尺,变本加厉,清政府的一再妥协退让。结果在租界的洋人胡作非为,而中国人则遭受百般压迫、侮辱和虐待。租界成了“洋人的天堂”“中国人的地狱”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3)指名开火车读课文,正音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4)通过刚才几次的朗读,你知道了些什么?还有什么不懂的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预设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不懂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词:衣裳褴褛  诸生  有志者当效周生  欺凌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句:“‘那是外国租界地,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,没处说理去!’”为什么没处说理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“但是,在外国租界里,谁又敢怎样呢?”租界是中国的地方,而且肇事者是洋人,为什么不敢怎样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三)研读1—6自然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、自由读,发现什么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、课件出示对话,指名分角色读,随机评点:周恩来的话读出他的疑惑不解,而伯父的话重点指导叹了口气说的话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3、全班分角色读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4、“为什么?中华不振啊!”中华不振什么意思?伯父的话又是什么意思呢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你们不懂!那么当时的周恩来懂吗?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,适时地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。(疑惑不解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后来在租界里周恩来看到了什么?伯父的话周恩来理解了吗?下节课学习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四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写字指导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重点:范  上下结构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嚷  右边部分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一)引入课题,抓住“崛起”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、 今天,我们继续学习25课—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。这是周恩来从小立下的誓言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、 请快速地在文中找出周恩来说的这句话。并想想他是在什么时候,什么情况下说出这句话的。看谁找得又快又准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3、 生:周恩来站了起来,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: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!”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师:这是第一处!还有吗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生: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!”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师:第二次,周恩来是怎么样地回答?(铿锵有力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周恩来铿锵有力地回答道——一起读!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4、 周恩来是在什么时候说出这句话的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旨在与同学们对比。如果学生讲到同学们有的……有的,直接引读周恩来的话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如果学生仅仅讲到修身课上,魏校长问,那么引读:那天的修身课上,魏校长提出了一个问题——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而周恩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说——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周恩来铿锵有力地回说——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5、 听这同学们的回答,读着周恩来的话,你有什么想说的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师:是呀,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孩子却说出如此有抱负的话,真是不同一般哪,其实这掷地有声的九个字背后隐藏着周恩来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二)学习7、8自然段,感受“不振”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、 请自由读7、8两个自然段,走进这个故事中,用心去感受!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、 目睹了发生在租界的这一幕,你的心情怎样?请用一个词来说一说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师:看到同学们如此感慨,肯定故事中有许许多多的地方刺痛了你的心,请再默读这两段话,把它一一划出来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3、 交流:发生在租界的这一幕,谁的行为深深地刺痛了你的心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生:……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,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,惩处这个洋人。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,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。(课件出示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生:中国巡警。因为课文中说……中国巡警原本应该惩处肇事的洋人,结果没有惩处肇事的洋人,还把中国妇女训斥了一通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师:请你读一读!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师:一个“不但……反而……”道出了一个是非颠倒的事实。还有谁想读!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师:这个她字你读得很特别!为什么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师:又是一个黑白不分、是非颠倒的事实。你能用上“不但……反而……”来表达吗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我听出了你的忿忿不平!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谁还想读!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师:中国巡警的行为深深地刺痛我们的心,更刺痛了亲眼目睹这一幕的周恩来的心!一起读!还有谁的行为刺痛了你的心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,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(lán)褛(lǚ)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,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。(课件出示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生:洋人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师:通过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!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谁还想读!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听得出来,同学们对“得意扬扬”这个词很有感触。从“得意扬扬”中,你读懂了什么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师:这个仗势欺人、为所欲为的洋人太令人气愤了!一起读!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读着读着,这句话中刺痛你的心的仅仅是洋人吗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生:衣衫褴(lán)褛(lǚ)(——贫穷)     哭诉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师:她会哭诉些什么呢?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中国妇女的一声声哭诉刺痛着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心!谁来读一读!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中国妇女的这一声声哭诉更刺痛着亲眼目睹这一幕的周恩来的心!一起读!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谁来读一读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师:这个故事中,还有哪些地方也刺痛了你的心,你也想读读的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。但是,在外国租界里。谁又敢怎么样呢?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师:“紧握着拳头”你读懂了吗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可他们这么做了吗?引读:在外国租界里……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能说说你此时的感受吗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师:还有哪里也刺痛了你的心?谁还想读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,热闹非凡,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、白皮肤、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师: 这街道是谁的呀?可现在两旁行走的却——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4、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当周恩来刚到东北,听伯父说起租界的事时,一连串的问题使他疑惑不解,可是现在目睹了这一幕一幕,又早已有一个个“为什么”在他胸中激荡。谁能替他问一问?(联系7、8段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师:为什么?为什么?一起读!出示伯父的话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了伯父说的“中华不振”的含义,(板书)你体会到了吗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5、 让我们一起合作读7、8自然段,再来体会体会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正因为中华不振,这一条条灯红酒绿,热闹非凡的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——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正因为中华不振,那衣衫褴(lán)褛(lǚ)的妇女在哭诉着什么,而大个子洋人则——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正因为中华不振,原本应该为妇女讨回公道的中国巡警不但——反而——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正因为中华不振,围观的中国人都——但是——只能——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三)走进内心,回归“崛起”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、师:因为中华不振而引起的一幕一幕每天都在租界上演着。你看——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出示地图)这些蓝色的部分都设有租界!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课件出示事例)!在这些租界里——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看着这一幕一幕,作为中国人,你的心能平静吗?而亲身经历这样一幕的周恩来更是心潮澎湃。读——从租界回来后……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他到底在想什么呢?请你联系修身课上的回答写一写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、反馈。从租界回来后,周恩来想了很多很多,他想……他想……他想……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请同学们拿起自己的纸,读一读吧!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3、周恩来是这样想的,因而在一次修身课上,他这样清晰而坚定地说——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他这样铿锵有力地说——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4、他不仅这样说,他也是这样做的,在少年时代,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;在青年时代,他为中华之崛起而工作;他的一生,都在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!中华之崛起而读书,这一句誓言不仅激励着周恩来,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。老师相信,在座的同学们也都将——中华之崛起而读书。同学们,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一句誓言吧!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四、提出综合性学习要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同学们,读了周恩来总理小时侯的故事,我们深有感触。在这个单元里让我们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——让我们来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,并通过阅读、访问、写信等多种渠道,了解别人“成长的故事”。可以了解伟人、名人的成长故事,也可以了解熟悉的亲人或小伙伴的成长故事。然后用讲故事、写文章、编短剧、办手抄报等方式,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。

本页地址:http://linshi.123ttt.com/html/sinianji_489_20416.html

分享按钮

 

Copyright©2008PepXiaoYu.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皖ICP备11015604号-4
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联系邮箱:pepxiaoyu@163.com